
征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警示牌上明文禁止“从事对区域浅水水质产生污染的大型养殖活动”。
“我们村位于水源保护地旁,一年前这里建起了养鸡场,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水源地的安全。”近日,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村民致电本报,反映他们遇到的麻烦事。8月25日,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村实地调查。
鸡粪味弥漫村庄
在园林村现场记者看到,近十间鸡舍建在村庄正东南方向,和村民聚居区仅隔一条马路,周围是已经营业和在建中的两家“农家乐”。据当地村民介绍,养鸡场已经建成一年多了,未经任何处理的鸡粪露天堆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记者走进紧靠鸡场的银川市昊通驾校园林场训练基地,一进门,便听见“嗡”的一声,原来是满屋的苍蝇被人惊起,两个悬挂着的电子粘蚊拍,密密麻麻地“铺”满了苍蝇。驾校的前台接待苦笑着告诉记者:“没办法,我们这里紧靠养鸡场,苍蝇太多了,打药都赶不走。”
“沙海雀巢”农家乐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鸡场建成后,服务员和前来就餐的客人都饱受其害,特别是五六月份,东南风一吹,鸡粪味弥漫“农家乐”,很多客人都因为担心卫生问题,不愿意留下来就餐。
水源地旁暗藏“炸弹”
养鸡场是谁建的?有没有合法证照?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假扮购买鸡苗的客商混进养鸡场进行采访。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当中,鸡场显得非常隐蔽。但记者在几十米外,就能闻到阵阵恶臭。在鸡场外的水渠边,零星可以看到一些鸡粪。
在与鸡场负责人平继洪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该鸡场是银川市恒泰元种禽有限公司建在植物园的分场,占地200亩,目前已建成6栋鸡舍,饲养着大约4万只种鸡,每天鸡产生的粪便大约有10立方米,全部采用露天烘晒,主要用于养鱼、施肥。当记者问及办养鸡场都需要哪些证件和手续时,平继洪说:“现在搞养殖业基本不需要什么手续,主要是环保部门查得比较紧。”他还透露道,由于当初建厂时租用的是宁夏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验基地,改变了土地用途,因此鸡场建设的土地证一直没有办下来。记者又问鸡粪如何处理?平继洪颇为无奈地说:“在农村搞养殖,不可能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一,一套鸡粪的无害化工业处理设备太贵,整个投资建起来大约需要六七十万元,公司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计划;第二,鸡粪只有夏天才有气味上的污染,其他季节都是‘花钱买不到’的‘抢手货’,只要注意点,没人会追究的。”
走出养鸡场,记者发现,在距离实验基地大门不足400米的地方,赫然竖立着“征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一级保护区”的警示牌,而在警示牌的背后,明文禁止从事对区域浅水水质产生污染的大型养殖活动。按照警示牌上标注的地标查测后发现,养鸡场虽然没有建在水源保护地范围内,但紧靠保护地边缘,这就使相关的水务管理部门无权执法,使鸡场成为了一颗隐藏在水源保护地旁边的“炸弹”。
二次污染不是危言耸听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鸡场附近的住户和经营户都选择了使用药物来毒杀或者驱赶蚊蝇,在达到目的后,他们往往会将杀死的蚊蝇连同使用的药物随手倒掉。记者查证后发现,灭蝇药剂的主要成分是菊酯类杀虫剂,使用时能刺激人的神经末梢,闻到药味的人感到鼻子尖、耳朵边刺痒,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一旦被误服,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胸闷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肺水肿。同时,养鸡场产生的垃圾废弃物也会给近在咫尺的饮用水源保护地带来二次污染。
目前,银川市城市地域面积和人口都在增加,用水量更是突飞猛进,希望有关部门能从长远规划做起,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地,为老百姓和城市发展赢得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