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闻焦点 >> 浏览文章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时间: 2012年12月07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未知  浏览次数:
     “生态”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房屋或环境,19世纪中叶以来被更多地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意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在当代,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建设,进一步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就包括“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单独一节专门论述,并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完善生态保护相关法律及制度,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加快完善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森林法、土地法、水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以及污染防治法等现有法律,尽早制定饮用水源地安全法等急需法律。一方面,制定科学、客观、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将生态效益、环境损害和资源消耗等因素纳入其中;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和目标体系。深入调查研究,建立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以及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真正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生态补偿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此外,坚决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推进新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求发展,而在发展中必须特别注意保护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一方面,结合新形势新需要,继续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在充分重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的同时,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干部考核制度,将干部的基本考核和政绩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和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特别注重对干部的全面考核、长效考核和实绩考核。在提拔和任用干部时,充分考虑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是否尽职尽责,做到不落实政策、不履行职责者坚决不予提拔,决策失误、监督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者严肃处理。
     第三,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在肯定传统产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对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积极有序地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生态经济,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研究稀有资源替代技术,促进复杂油气开发、洁净煤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应用,继续稳步推进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有序地推进清洁生产、低碳节能、废弃物可再生利用以及污染防治等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尽快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石漠化、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预防为主,集中整治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营造爱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在搞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大力宣传和贯彻生态文明观,引导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的人民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次,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此外,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篇:专家:人类疾病和死亡很多与水污染及饮水不当有关 下一篇文章:北京供水能力近饱和 高楼居民或将喝不上自来水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