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发生后,兰州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紧急限制生产性用水,组织有关方面从周边地区调运桶装水和瓶装水,以保证广大市民的用水。吴玉萍 摄
4月11日凌晨3时,甘肃省兰州市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威立雅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被检测出苯含量严重超标。
事件发生后,兰州市马上成立了“4·11”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安排应急处置工作。
4月11日凌晨3时起,威立雅公司开始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4月11日上午11时,停运水厂北线自流沟,排空受到污染的自来水,同时加大检测力度,对受污染的北线自流沟分断面进行检测,寻找污染源。
4月11日下午16时30分,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威立雅公司董事长姚昕称,经多路水质检测后,判定自来水一厂至二厂北线自流沟水体受到污染,提醒市民在24小时内不宜饮用自来水。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向媒体通报了事件其他有关情况,并向市民公开道歉。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兰州市民的抢水潮,各超市和大小商店的瓶装、桶装水被抢购一空。4月11日下午,兰州市各街口路段出现临时售水摊点,部分市民不得不购买高价水,以解不时之需。
经过迅速处置,4月12日18时开始,城关区和七里河区解除应急措施,停止应急拉运送水和瓶装水、灌装水的免费发放。4月12日20时开始,安宁区解除应急措施。
截至4月13日7时,兰州市自来水抽样检测数据显示,安宁区取样点苯含量略有上升,由每升1.64微克升至每升3微克,低于国家标准。城关区、七里河区持续未检出苯物质。
虽然兰州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但全社会对这一事故的质疑远未结束。
超期管线啥时能更新?
4月12日,兰州市有关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首次由官方对外公布造成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的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4号线。
当日,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威立雅公司一厂北线自流沟挖掘出的泥土中发现了原油,但尚未挖到泄漏的管线。
据了解,自流沟是威立雅公司第一水厂与第二水厂之间的一条输水沟,建成投用至今有近60年。自流沟的下方,就是兰州石化的原油管道。而这条自流沟长期以来都是兰州市自来水水质的一大隐患。
据姚昕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自流沟下面的管道就发生过一次漏油事件,可管道并未就此弃用,而是修补后继续使用。
4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称,此次污染也有可能源于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发生泄漏事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
无论现在泄漏的原油,还是过去泄漏的原油,中石油兰州石化的管道泄漏导致此次污染事故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