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癌症村总数超过247个。其地理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多中心集中形态,体现出非地带性和地带性规律的交叉;二是癌症村数量由东向西递减呈梯度分布,与我国的水资源、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差异基本一致。根据形成原因不同,癌症村可分为三类:一是环境污染型癌症村,其形成原因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二是生活方式型癌症村,这与居民的职业、饮食、卫生习惯等有关;三是原生环境型癌症村,它跟当地的地质水文等原生地理环境相关。
1——中国癌症村数量统计
癌症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1]。而近年来“癌症村”这一词频繁在媒体上出现。据资料显示(见表1),有197个癌症村记录了村名或得已确认,有2处分别描述为10多个村庄和20多个村庄,还有9处区域不能确认癌症村数量,这样,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应该超过247个,涵盖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
2——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规律
根据这247多个癌症村,可以分析出其分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呈多中心集中形态;二是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分布规律。可见,中国癌症村的分布是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带性规律的交叉。
2.1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呈多中心集中形态
中国癌症村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分布在27个省的126个县,具有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在污染严重的厂矿周围和河流沿岸又常会集中分布,呈现出多中心集中形态,具有某些地带性特点。
2.1.1中国癌症村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
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4省份尚未发现癌症村外,全国27个省份都有分布,这些省份的癌症村数量也相差悬殊。河南省的癌症村数量超过39个,北京、上海、广西、贵州、新疆、北京、黑龙江、吉林6省份都只有1个癌症村,数量相差39倍以上。若以县级单位统计,则这247多个癌症村分布在全国的126个县级单位。126个“癌症县”(指有癌症村的县级单位)占全国2862个县级单位(2004年数据)的4.4%。
2.1.2中国癌症村呈多中心集中形态
从形成原因看,绝大多数癌症村是由于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等企业污染环境而产生的,因此在污染严重的厂矿周围和河流沿岸,集中了不少癌症村,因而呈现出多中心集中的形态(见图1)。如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临港化工园区周围的若干村庄就是由于化工园区排放废气、废水而变成癌症村的。广东省翁源县大宝山矿区横石河沿岸,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磐东镇榕江中下游村镇,河北省深泽县磁河沿岸3个乡镇12个村,山东省高唐县、茌平县等徒骇河沿岸村庄,山东省邹平县孝妇河沿岸村庄,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安河沿岸8个乡镇10多个村,都是癌症村相对集中分布区。淮河流域污染更是严重,沿岸出现了20多个癌症村,其支流沙颖河、卫河、洪河、黑河、济河、奎河、三河水等河流沿岸都有癌症村分布。
2.2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
在空间尺
|